技术创新降本
发布时间:2025-08-17

一、基本介绍

“技术创新降本”是RDMi®领军方法论专家孙永伟博士基于大量实战项目经验总结而成的一套用于指导产品(过程)降本的独创研发方法论。其核心逻辑是:产品(过程)80%以上的成本是由研发设计阶段决定的,因此从该阶段入手降本将事半功倍。与传统降本方法(如价格谈判、减少生产环节浪费、降低人工成本等)不同,技术创新降本从研发设计源头出发,利用研发工具将表面的成本问题转化为工程师擅长解决的技术问题,再通过提出创新解决方案消除技术问题,最终在不牺牲产品(过程)质量、甚至提升其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大幅度降本。


二、实施路径

1. 明确初始对象

以能实现目标功能且成本较高的现有产品(过程)为起点。

2. 全面成本评估与梳理

- 评估物料、生产、测试、运输等全流程的成本占比;

- 罗列产品的BOM(物料清单)信息,包括单价、用量、供应商等,重点关注单价和总价敏感部分。

3. 确定降本重点对象

按成本贡献从高到低排序,优先选择以下对象:

- 成本高且可控的组件(排除客户指定等不可控项);

- 报价异常(如特殊定制导致高价)、制造 / 安装 / 运输复杂的组件;

- 成本较高的工序。

4. 采取降本措施

对选定对象采取:

- 剪裁(直接移除);

- 替换(用低成本组件替代);

- 减少用量(如减薄、缩短物料);

- 降低工序要求(如降低处理温度)等措施。

5. 分析与解决新问题

- 识别上述措施带来的新缺点(顶层缺点),重新定义项目目标;

- 通过因果链分析,找出缺点间的关联,确定需消除的关键缺点(即技术问题);

- 工程师提出创新解决方案,消除关键缺点,使新方案达到或超过原始设计的效果。

6. 评估与选择方案

选择成本低且不降低性能(质量)的解决方案,完成降本。

image.png

三、主要工具

- 技术创新降本路线图

- BOM(物料清单)分解

- 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功能分析(装置、过程)、剪裁(装置、过程)、项目目标的再定义(顶层缺点识别)、因果链分析、直构方案、基于功效的搜索等

- DoE(试验设计)


四、代表性案例

1、电子通信行业:某高端路由器的大幅降本

2、汽车行业:运用TRIZ对某汽车总成设计降本

3、光伏行业:降低清洗剂用量

4、科技与电子制造行业:某型电子生产设备的设计降本



认证规则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