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养更多高水平、熟练掌握高效研发方法论的创新专家,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使他们有更强的创新能力来应对VUCA(多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时代的挑战,RDMi®(国际研发方法协会)于2025年7月27日,8月3日、10日、17日(均为周日)成功举办了为期4天的线上TRIZ二级培训。通过认证考试的学员,获得了由RDMi®颁发的TRIZ二级认证证书。
本次TRIZ二级培训面向具备一级TRIZ基础的人员,如资深研发工程师、技术人员、企业研发负责人、研发总监、高校老师、学生、知识产权领域的工作者、企业创新管理人员,战略性研发部门人员,从事科研及科技创新人员等。汇聚了众多不同行业领域的精英力量,来自TCL科技集团、国网陕西电力、上海亚大汽车、海信、重庆赛力斯、中国航发南方、公牛集团、德尼培医疗精密包装、江苏文光、深圳乔合里科技、烟台市绿林工具、中石油、陕西增瑞律师事务所、大庆油田、首钢京唐、石通瑞吉亚太电子、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能學院、富士康科技、北京南凯自动化系统工程、领普科技、长安汽车梧桐车联、脉合信息科技、北京智德传技术、南阳金牛、江苏润阳新能源科技、国网安康供电公司等26家企业,重庆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工业职业学院、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等8所高校的50多位研发方法论专家们牺牲自己宝贵的周末休息时间,齐聚线上,系统学习先进研发方法论,旨在提升运用系统化方法论进行创新的能力。
本次培训的核心亮点在于其全新的知识体系。采用近年来孙永伟博士及RDMi®方法论专家在实战中最新发展出的新工具、新理论、新路线图、新案例。相较于TRIZ一级的知识,二级培训在内容上有了显著提升,更侧重关于过程的工具,增加了基于过程的功能分析和基于过程的剪裁。这使得TRIZ创新方法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拓展至生产、工艺、商务、流程、管理、软件等多个领域,有效打破了TRIZ“吃硬不吃软”的局限。此外,ARIZ工具的引入,使工程师能够更有效地应对复杂且约束条件繁多的问题。
为使学员高效掌握先进创新方法,RDMi®于7月26日周六晚特别安排了TRIZ二级在线培训开课仪式。直播特邀TRIZ五级大师(TRIZ Master)、DFSS黑带大师孙永伟博士作为嘉宾致辞,由RDMi® TRIZ三级专家董彬博士担任主持。错过本次直播的,可以用微信识别下方二维码进行回看,也可以在“#视频号:RDMI研发方法”中回看。
仪式上,八位RDMi®TRIZ三级助教做了自我介绍并简单分享了各自的TRIZ实践心路历程。30多位来自全国多家企业的TRIZ二级新学员互相做了介绍,以便更加有利于融入RDMi®专家的大家庭。另外,还有多位已获TRIZ二级认证的老学员再次回炉深化学习。RDMi®始终致力于培养实战型方法论专家,我们下很大的功夫,不遗余力!
孙博士及董老师详细解读了课程安排,使学员对课程结构建立了清晰认知,对即将展开的理论学习充满期待。通过这次说明会,学员们深刻认识到,这门课程不仅仅是理论的学习,更是一次实战技能的提升,对于他们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这样一个充满活力且互动性强的学习氛围中,大家共同探索TRIZ的创新之道,为个人成长和企业发展注入了崭新而强劲的生命力。
培训采用线上腾讯会议形式,并为时间冲突的学员提供课程视频回放。同时,还为大家在小鹅通中开通一、二级课程点播权限,便于及时复习。本次课程主要围绕研发方法理论体系及各种研发方法介绍、TRIZ一级内容回顾、基于过程的功能分析、基于过程的剪裁、特性传递、物场模型和标准解系统、ARIZ基础、创新降本、工程系统发展S曲线简介、专利战略理论体系介绍及专利规避战略等内容讲解。相较于一级理论主要聚焦于装置类型的问题,二级理论则更加深入地探讨过程问题的分析和剪裁,其适用范围显著拓宽,能够解决的问题类型也更为多样。在当前复杂挑战日益增多的背景下,系统化创新方法论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孙博士通过丰富的企业一线实战案例,生动展现了先进方法论的强大威力。
培训期间,多位RDMi®TRIZ三级、四级专家担任辅导教师,全程跟课答疑。视频播放过程中,针对重点难点及学员提问,研讨氛围热烈,互动积极,学员专注度极高。尤其当引入大量源自企业一线的真实案例后,学员对TRIZ方法论的实际应用价值与效力获得了更直观深刻的认知,极大增强了运用方法论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辅导教师及时解答疑问并进行延伸讲解,课后布置针对性练习题。学员提交作业至学习群后,由辅导教师进行专业点评,指出共性与个性问题,助力学员深入理解、精准掌握知识点。在TRIZ三级及以上专家助教的带领下,学员通过理论学习、实操演练与作业完成,在实战中切实提升能力。本次培训充分印证,一支严谨专业的师资团队与一群专注投入的学员,是培养兼具扎实理论功底与卓越实战能力的创新方法论专家的根本保障。
本次课程主讲人孙永伟博士长期深耕企业研发一线。TRIZ二级理论体系就是他在经典TRIZ理论之上基于多年在企业中的大量实战项目所形成的丰富基础之上的全面的升级迭代,总体上实现了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其中采用孙永伟博士及实战经验丰富的研发方法专家们重新制定的现代TRIZ理论的路线图,以及从企业实战项目中提炼的新工具,显著提升了TRIZ理论的易理解性、可操作性与落地性。孙博士善于运用自身项目实践中积累的大量真实案例进行教学,使学员切实体会到先进方法论带来的价值,深化对研发方法重要性的认识与应用感悟。许多学员表达了继续深造TRIZ三级理论的强烈愿望。未来的TRIZ三级培训将采用持续迭代的新路线图,全流程引入AI等人工智能大模型,系统学习现代TRIZ理论进阶内容,如工程系统演化趋势、流分析、标杆分析、超效应分析、克隆问题、专利战略等工具,涵盖方法论融合与企业推进策略,并通过大量实战项目辅导,核心目标是培养学员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
RDMi®已成功举办多级别TRIZ培训,累计认证人数超过2万人,为企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研发人才。RDMi®始终以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社会整体创新能力为己任,致力于解决研发过程中从战略到执行层面的多层次问题,全面提升企业研发水平。未来,RDMi®还将会组织多种多样的先进方法论,DFSS(六西格玛设计)、DoE(试验设计)、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FMEA(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专利战略等培训以及举办更高级别的TRIZ认证培训,如三级(专业级)、三四级(专家级)直通车等。敬请期待!
本次培训复习了一级的一些内容,例如物理矛盾、技术矛盾等,也学习了基于过程的剪裁、特性传递、标准解、TRIZ指导专利战略制定等内容。通过一些技术问题的解决练习,让自己了解更多TRIZ工具方法的同时,也理清了一些理解模糊的概念。一方面,这些理论知识和工具方法的学习,对于自己目前正在从事的工作有非常多的启迪。自己已经迫不及待想利用这些工具开始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另一方面,越是练习,也越是发现,要想将TRIZ真正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还需要更多的训练。用TRIZ解决问题,不是个人行为,需要团队支持,尤其是专业人员的支持,需要了解TRIZ理论的专业人员的共同努力。期待后续的培训,也希望自己有能力将TRIZ介绍给更多的同事和学生认识,去解决一些痼疾。 |
通过本次二级培训,我将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练习和吸收,并加以推广。本次培训学习了基本的理论和概念,包括:装置的功能分析,过程的功能分析,装置的裁剪,过程的裁剪,特性传递,项目目标的再定义,因果链分析,直构方案,功能导向搜索,科学效应库,标准解,发明原理,物理矛盾和技术矛盾,ARIZ,专利战略,S曲线演化趋势等,还有两个彩蛋。 |
本次培训当中尤为印象深刻的是飞机飞的快这个问题的分析。TRIZ利用物理公式建立模型这一种直接而明确的思路,是在以前不具备的。在过去的类似问题的分析当中,通常是直接找影响这个问题的因素。尽可能的把它给凑齐,然后去逐项解决,这种依靠经验主要存在一个问题就是通常他思维是不连贯的,没有一个主线。第二会漏项。第三,通常不会再对影响因素进行二级的拆分。但是在本次学习当中学习到了,把这个问题进行理论化,然后依靠一个物理公式作为一个模型建模,然后分析问题,就可以有一个明显的主线,明显的拓展思路。 |
本次培训以孙永伟博士课程为基础,各个辅导老师详细讲解课后习题讨论,使我收获颇多,对于TRIZ基本方法理论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掌握,希望下一步进行实战,3级的认证等。 |
本次培训效果显著,与经典的理论知识有较大区别。许多知识点都是来源于实践,与传统的20多年前的知识有很大的改进和创新。好多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紧密,如因果链分析和AI辅助分析,以及ARIZ都是来源于实践经验探索,不是单纯的理论传授,而是做了大量的完善和演化,实用性强,指导性强,有很好的实战指导经验,丰富了TRIZ理论知识体系。 |
首先,是重新拾回了一级里面对于TRIZ路线图的记忆,并且再次理解了功能分析、剪裁、因果链分析等工具的用途和技巧。其次,新学习的过程剪裁、演化趋势分析、和特性传递的内容,又让自己对TRIZ方法的广泛适用性有了新的理解。最后,二级新学习的案例能帮助自己理解相关理论,理论最终需要实践来最终掌握,希望后面能有更多的案例供大家学习。 |
本次二级培训感触颇深,在一级基础之上,加深了之前学过的内容,又学的了很多新的创新方法,尤其是特性传递和物场模型印象最深刻,是自己以前想到过但没有系统的学习过,这次系统的学习了下,对以后的工作研发肯定会带来了新的思路。 |
通过此次培训,加深了我对一级知识的理解,更加明白了可以运用TRIZ将那些难以解决的工程问题进行转化,然后采用各种方法解决转化后的问题。除此之外,还做了很多练习,在我再次遇到工作中的技术难题时,首先想到使用TRIZ进行解决。 |
创新是有方法的,利用创新方法可以系统的分析问题,全方位找到解决方案;找到解决方案也是有具体可操作的步骤的;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基于功能分析、因果链分析结合裁剪等工具对技术问题进行再定义,转换解决问题的思路;产生技术方案时,可以根据不同物场模型/矛盾类型等,选择不同的标准解、发明原理、科学效应库、基于功效的检索工具。功能定义清楚,区分功能类型,就可以合理快速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掌握创新方法就是找到解决技术问题的金钥匙。 |
通过本次培训学习了更多TRIZ使用工具,对TRIZ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再次让我感受到了TRIZ解决复杂问题的神奇之处,当然也让自己认识到了目前只是接触到TRIZ的一些皮毛,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和孙博一起参与项目,来提高自己实战能力,将TRIZ真正应用到工作当中。 |
这次培训在一级培训的基础上又学习了基于过程的功能分析、基于过程的剪裁、特性传递、标准解系统、ARIZ等新的知识领域,掌握了从系统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能更精准的拆解技术矛盾与物理矛盾。通过案例实践,我学会将理论转化为解决实际研发难题的思路,明白创新并非偶然,而是规律可循的系统过程,这让我在后续工作中更有信心突破思维定势,用科学方法推动技术改进与创新。 |
经过二级TRIZ培训处理问题的思路进一步加强,从装置的功能分析拓展到过程(工序)的功能分析,物场模型标准解解决问题,到物理技术矛盾解析等,发现问题不再局限去解决眼前问题,可以激化矛盾换个思路或点去解决,后续尝试实际案例应用提示。 |
本次培训更加深入地学习了项目设计的流程与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通过企业实际案例丰富了我的视野,突破了学生比较狭隘的项目设计思维方式,能够更加条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项目流程与整个的程序。总之获益匪浅! |
系统讲述了TRIZ理论及RDMi®创新理论,辅以案例讲解,深度剖析。不同教师联合授课,又有互动交流,解惑答疑。受益匪浅,四周四次全天授课,学习量大,需有足够时间方能完成。 |
更深入了解TRIZ,深入学习关于过程功能分析,剪裁,项目再定义,因果链分析后确认待解决问题,产生创意部分又分为功效模型,物场模型76个标准解。40个发明原理,如果有矛盾,又可以运用物理和技术矛盾。又学习了ARIZ工具解决问题。然后学习创意部分现有产品技术搜索,专利布局。S演化趋势。对TRIZ又进一步了解。 |
本次学习收获颇多,短短几天,有幸学到孙博及各位助教老师萃取的优秀经验,感谢老师们的辛苦付出,内容挺多,有点烧脑,未来还需不断温习,同时也将学以致用,争取为祖国的航空发动机事业利用强大的TRIZ工具添砖加瓦。 |
学习TRIZ理论一级,对该理论有了一个浅层的认知,使得整个人有了一种新的思考方法。而二级的培训,更是加深了对剪裁,矛盾等的运用,并且学习了其他的功能以及专利规避等的知识,更加认识到了该方法在日后的重大意义。 |
各位老师非常专业,耐心负责,通过学习对创新方法加深了认识,创新的确需要专业知识加专业方法,方法推广对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非常有帮助! |
通过本次的学习,初步了解TRIZ的方法和步骤,可以利用这方法论在工作中与专业工程师、专家一起多多练习。只有不断的学习练习,才能知道自己欠缺什么,需要什么。感谢老师在此次培训中的辛苦付出。 |
重新复习了一级的知识,新学习了工程分析和ARIZ等知识,分析了很多案例,知识掌握更加深入,和同学们一起完成作业,分享作业,一起听老师们评讲作业,收获满满!谢谢老师们! |
通过深入学习探讨基于过程功能分析、初始缺点识别、基于过程裁剪、特性传递、物场模型和标准解、ARIZ等TRIZ理论中的工具,加深了对TRIZ理论的理解在实践中应用的能力。 |
对TRIZ有了更为系统的认识,对解决问题的工具有更深的理解,工具在实践中的应用场景也有了初步的认识,解决问题的武器库丰富了许多。 |
第一感觉有用。就算不能解决复杂问题,日常工作使用它来分析问题也会有用。第二感觉确实要不断练习复习才能熟练掌握内容,希望可以日常多用来多掌握,后续有机会进行后面的学习。 |
我是第2次来学习,每次学习都有不同的收获,TRIZ工具,我认为是看问题的一种逻辑和套路,我会持续学习下去,因为可以锻炼我的逻辑思维。 |
通过二级培训,让我重新认识了TRIZ这个工具,同时也重新认识了自己掌握这一工具的水平。自己需要提升的空间还很大。学完一级觉得自己挺厉害,学完二级发现自己迷茫了……还会再继续学习。 |
通过学习打开了新的思维方式,意识到创新思维的重要性。改变了对世界和物质的理解,为工作创新提供了多角度思考。现代TRIZ理论体系必然能为企业创造价值,为国家创造价值。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以“孙永伟博士”为核心的RDMi®团队必然誉满神州,桃李满天下。 |
扫描二维码入群开启免费TRIZ学习之旅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作者简介:孙永伟,博士,注册六西格玛设计(DFSS)黑带大师,TRIZ五级大师,研发方法理论体系的提出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实践教授,天津大学创新创业导师,TRIZ理论的畅销书《TRIZ打开创新之门的金钥匙I》和《TRIZ打开创新之门的金钥匙II》两本书的作者,目前已经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30余项。曾任GE(通用电气)全球研发中心工程师、GE能源集团黑带、GE油气集团项目经理等职。孙博士曾获得中国质量技术领域的全国质量技术奖。经他签发不同类别研发方法论认证证书的专家达5000多人,其中多位已经成为企业研发方法论推进负责人。20多年来,他一直在企业和研究机构的研发第一线,具有丰富的企业内部推进六西格玛和TRIZ等先进研发方法论的经验以及运用这些方法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曾多次受邀到德国、波兰等欧洲国家及韩国、马来西亚、印度等亚洲各国介绍方法论的推进经验。
邮箱:ywsun@yeah.net或sunyongwei@irdmi.org。
RDMI®(国际研发方法协会,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ethodologies Institute)致力于将全球领先企业在研发项目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方法论进行研究、提炼、融合,并加以推广,以提升工程师的研发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研发水平,助力企业开发出高质量的产品。RDMI®关注的研发方法论对应于解决企业研发过程中遇到的不同层面的问题,从战略层面到执行层面,从各个方面提高企业的研发水平。RDMI®关注的方法论包括但不限于NPI/IPD、DFSS(六西格玛设计)、专利战略、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FMEA(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DoE(试验设计)、创新降本等。目前,RDMI®已在广州、武汉、苏州、哈尔滨、成都、上海、香港等地设立了中心。
如果您也对研发方法论感兴趣,欢迎您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公众账号。为了更加有效的交流,我们建立了研发方法群(QQ群号:1141059571)用于交流、讨论研发方法论,欢迎您的加入。联系邮箱:rdmi@rdmi.cn,电话:4000-885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