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RDMI 新闻
RDMi®实战型DOE试验设计培训收官:小数据挖出大规律,先进方法助工程师破“不可能”
发布时间:2025-07-24

    2025年7月12日至13日,为期两天的RDMi®DOE(试验设计)培训在交通便利的上海虹桥圆满落下帷幕。本次培训由DFSS黑带大师、TRIZ五级大师孙永伟博士亲授,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十多位专家参与学习。

    1.png

    孙博士首先剖析了传统实验方法的局限性,进而循序渐进,由简入繁,系统讲解了完全析因设计、部分析因设计、响应曲面设计、混料设计、扩充设计等内容,为后续更复杂的实验设计方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png

    除此之外,孙博士还根据他多年来的丰富研发经验,讲了非常多在书本上学习不到的实战诀窍,让学员们眼界大开,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理论培训完成后进行DOE考试,通过考试的学员将获得RDMi®签发的DOE认证证书。

    3.png

    最后孙博士要求学员运用学习的DOE知识完成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实战演练。对一个常规方法难以应对、要求极为严苛的任务进行设计、规划实验。该任务初期被普遍认为在短时间内完成几乎不可能,常规方法不仅头绪混乱、实验量难以估量,且难以满足快速调整的需求。

    4.png

    然而,随着DOE的开展,大家反复设计、验证与迭代优化后,最终成功构建出可行的实验方案。随后做实验,进行数据收集,接着观察数据,判断数据质量,在此基础上进行拟合模型,判断模型质量,再进行优化得到最佳的参数组合,最后进行验证。

    5.png

    各团队无一例外都完全命中目标,这一过程让所有学员深刻体验并直观感受到了DOE方法相较于传统方法的巨大优势:1)DOE能够以极少的实验次数获取关键信息,显著降低研发成本与周期;2)它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方法束手无策的复杂问题,实现技术突破。

    6.png

    大家都感觉,两天的时间感觉在一瞬间就过去了,充分说明了各位在学习期间高度投入,集中精力学习知识,也证明了知识的密集度之高。整个培训过程中,完全杜绝了瞌睡、手机等常规培训中的常见现象,无一例外地注意力高度集中,唯恐错过任何一个知识点。

    DOE作为研发人员不可或缺的基本工具,应该在研发、科研工作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我们期待这些经过培训的专家们能将所学应用于实践,成为推动行业进步的“星星之火”。此次培训的成功举办,不仅为RDMi®大家庭注入了新的专业力量,也再次印证了DOE作为研发工程师必备方法论,其在大幅减少实验数量、从有限数据中提炼深刻规律方面的卓越价值。

以下是部分学员反馈:


1、锐捷网络-李老师:这两天最大的收获,首先是极大地拓宽了我的知识边界。我才知道,原来有如此科学的方法可以用来指导实验。在参加学习之前,我面对复杂变量时,第一反应总是进行单变量分析,觉得变量一多就无从下手,甚至第一反应就是觉得项目不可能完成,直接下结论说“这不可能实现”。但现在学习了这种方法后,我意识到,遇到这样的项目,应该先思考如何科学地设计实验,在验证之后再给出结论。我觉得,这恰恰体现了我们作为负责任的工程师应有的态度,而掌握了这个方法,就能更好地践行这种态度。另一个重要收获是关于学习本身。坦白说,这门课的理论确实很难啃。来之前我就问过AI“DOE到底是什么”,它给我介绍了一大堆概念,那些概念让我看得昏昏欲睡,根本无法入门。然而,孙博士的课程设计却非常巧妙。它不是从枯燥的概念入手,而是从实际项目出发,先讲我们该如何应用,再反向推导相关的概念。这种深入浅出、从实践到理论的方式,对我们快速入门帮助极大。当然,对于这门理论在实践中的深入应用和成长,我认识到这需要在未来的项目中不断熟练和磨练。非常感谢各位老师的辛勤付出,尤其要感谢孙博士,让我们成功迈入了DOE的大门。

 2.Nissens-胡老师:我最大的感受是学习必须得有动力,尤其是需要经验丰富的人来引领。虽然现在知识获取很容易,我们看书本也能学到很多,但书本上往往缺少那些隐藏在实际项目中的宝贵经验和坑。只有有经验的前辈指点,我们才能更快地识别并避开这些陷阱,达到更高的能力水平。今天下午的实践尤其让我印象深刻。它印证了“直觉有时会欺骗我们”这一点——我们之前认为理所当然的两种方式,直接操作有时确实效果不佳,甚至可能出错。这让我意识到,如果意识到了错误,就必须彻底想明白如何将其纠正,否则将来很可能不自觉地重蹈覆辙。就像今天下午,通过实际操作,我们竟然完成了之前觉得几乎不可能的任务。这让我体会到,DOE方法确实能帮我们减少大量无效尝试,但如果在平时工作中,我们可能早就因为觉得“不可能”而放弃了,项目也就不了了之了。因此,我深切体会到,学习的关键在于实践操作,光听讲、光看书是远远不够的。非常幸运能在这里学习,这次经历让我更加确信,脱离了实际项目的学习和思考,效果会大打折扣。

 3.上海辉元吉信息顾问咨询-苏老师:这次学习让我感觉收获非常大,不仅达到了来学习的预期目标,还让我能同时运用两三个方法解决问题,这让我对解决工程问题有了更强的信心,思路一下子开阔了,感觉和以前完全不一样。这次经历也让我真切感受到了DoE的价值所在,确实长了不少见识。孙老师的授课功力深厚,讲解的通俗易懂,课程安排和案例选择都恰到好处,做练习时孙老师还能及时给予指导,这种教学方式特别适合我们零基础的学员快速上手,完全不会觉得晦涩难懂。让我们学到了真正管用、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东西。非常感谢孙老师和助教们的辛勤付出。

 4.中国航空工业-闫老师:我这次学习就是奔着解决我们工作中实际遇到的问题来的,希望能学到更好的方法。现在我觉得,我学到了一个非常科学、系统的方法论,不再是凭感觉或者经验去试错。以前我们天天盯着那些数据,心里没底,现在想的是,是不是能研究透中间的一些规律,把那些可能不需要投入的参数给筛掉,把重点参数明显地筛选出来,然后把它做到最优。这个收获对我们来说太大了,真的很有信心能把学到的东西用起来,提升工作效率。孙博士的授课化繁为简,让我们这些基础薄弱的人也能快速理解和整合知识。非常感谢孙老师,助教老师和同学们!

 5.北京智德传-杨老师:这次学习特别开心,找到了科学的方法论,并且有了实际动手实践的机会。也验证了孙老师课上说的那句话:大家平时做实验,往往因为觉得太累,不愿意设计太复杂的方案。确实,实验过程确实挺耗费精力的,我们这4、5个人里,有人坚持按计划推进,也有人觉得困难重重,但最终大家还是一起坚持了下来,这个过程本身就挺不容易的。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在设计实验阶段就做好规划是多么重要。所以,科学地设计实验,真的能帮大家少走很多弯路,提高效率。

 6.天津大学-赵老师:我在导师的推荐下了解到了DOE,并了解了一些相关的信息,在这次授课中,一开始就给予了解决我实验方案的希望,在以往正交实验中多因素多水平的情况下,多个指标的分析和综合是很困难的事情,但在课堂中茅塞顿开,极大的提升了我解决问题的信心,我相信也会对我未来的工作生涯里有所助益,而且孙老师讲解读谐幽默,由浅入深的带领我们学习,使我能很快的接受新知识,这次课程对我来说非常值得。

 7.天津大学-郭老师:系统学习了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意识到了DOE的先进性和重要性。我对完全析因设计印象最深刻,其次是响应曲面设计,能更好选择合适简便的实验设计方法,以及扩充设计对我重新设计实验有重要帮助。对于数据的分析也有了新的认识,意识到三因素交互作用可以舍弃,自由度不够会导致数据的混淆。

 8.青岛科技大学-庞老师:我一边听一边在讲这怎么这么抽象的一个东西,讲得这么生动活泼,我就觉得孙博士的风格是很实战的。这就是研究了实证了,然后再讲最基础的东西,然后才能讲的这么生动,那么深入浅出,确实是感触特别深,其实我反对这些自学的。就觉得比较浅显了,比如说人家带你操作DoE软件真的比较浅显,但其实最值得学的需要老师教的,恰恰是这种特别基础、特别深奥的自己研究不明白,但是有的人就是能跟你讲明白。我觉得这两天收获真的特别大,我自学学不到。非常感谢!

 9.广东万和热能科技-张老师:这次培训加深了本人对DoE的理解,了解了各种设计方法的区别和联系,更好地在工作中应用。


扫描二维码入群开启免费TRIZ学习之旅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作者简介:孙永伟,博士,注册六西格玛设计(DFSS)黑带大师,TRIZ五级大师,研发方法理论体系的提出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实践教授,天津大学创新创业导师,TRIZ理论的畅销书《TRIZ打开创新之门的金钥匙I》和《TRIZ打开创新之门的金钥匙II》两本书的作者,目前已经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30余项。曾任GE(通用电气)全球研发中心工程师、GE能源集团黑带、GE油气集团项目经理等职。孙博士曾获得中国质量技术领域的全国质量技术奖。经他签发不同类别研发方法论认证证书的专家达5000多人,其中多位已经成为企业研发方法论推进负责人。20多年来,他一直在企业和研究机构的研发第一线,具有丰富的企业内部推进六西格玛和TRIZ等先进研发方法论的经验以及运用这些方法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曾多次受邀到德国、波兰等欧洲国家及韩国、马来西亚、印度等亚洲各国介绍方法论的推进经验。

邮箱:ywsun@yeah.net或sunyongwei@irdmi.org。


RDMI®(国际研发方法协会,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ethodologies Institute)致力于将全球领先企业在研发项目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方法论进行研究、提炼、融合,并加以推广,以提升工程师的研发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研发水平,助力企业开发出高质量的产品。RDMI®关注的研发方法论对应于解决企业研发过程中遇到的不同层面的问题,从战略层面到执行层面,从各个方面提高企业的研发水平。RDMI®关注的方法论包括但不限于NPI/IPD、DFSS(六西格玛设计)、专利战略、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FMEA(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DoE(试验设计)、创新降本等。目前,RDMI®已在广州、武汉、苏州、哈尔滨、成都、上海、香港等地设立了中心。


如果您也对研发方法论感兴趣,欢迎您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公众账号。为了更加有效的交流,我们建立了研发方法群(QQ群号:1141059571)用于交流、讨论研发方法论,欢迎您的加入。联系邮箱:rdmi@rdmi.cn,电话:4000-885585。

认证规则
热点新闻